yjm_9029 2025-02-11 200
在央视《夕阳红》跨年特别节目
——《时光分享会·2025新年新知》中
有这样一位口齿伶俐、条理清晰的长辈
她自称“风险厌恶型经济人”
一次偶然的摔倒
立马用经济学家的直觉未雨绸缪
退休后马上卖掉房子入住养老社区
健身8年
她蹦蹦跳跳地进养老社区
成为泰康之家第10000位居民
“我要当一个超级健康的老太太”
她就是74岁的朱玲阿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新年新知
品读她的超绝享老心态吧~
泰康居民金句:
“泰康之家的存在,就是给老年人的选择题增加了很多选项。选择泰康之家,我是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时间表。” ——朱玲阿姨 泰康之家·燕园居民
她与泰康之家的渊源: 卖房入住,成为第10000位泰康居民
2023年1月1号,朱玲阿姨正式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着手规划自己的养老问题。 同年3月,她收到泰康之家·燕园三期即将开业的消息后,便约上妹妹、妹夫一同前往。一番考察后,三人郑重决定将晚年交给泰康之家。 2023年10月16日,从三室一厅到一室一厅,朱玲阿姨卖掉了北京房子,正式成为泰康之家第10000位泰康居民,与妹妹、妹夫在燕园做了隔壁邻居。 2024年11月初,朱玲阿姨与妹妹、妹夫正式入住泰康之家·燕园三期,陈东升董事长带领燕园管理团队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 对于选择养老机构的初衷,朱玲阿姨说:“我愿意选择商业契约,我做的是经济学,经济学不信市场信什么呀?我有我的规则,就像我坚信市场。”相信市场机制,曾专门针对养老领域做过深入的课题研究的她,对市场上各种养老机构的特点有着极为清晰的认知,更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比正确。 如今,朱玲阿姨已在泰康之家生活了一年多时间,健身、写作、打乒乓球、游泳、芭蕾形体课、学术研讨会……她的享老生活充实极了。入住没多久,她曾邀经济学界大咖齐聚泰康之家共襄行业学术研讨盛宴。在燕园人文讲堂上,朱玲阿姨做了题为《颐享人生的权衡与选择》的讲座,收获一众泰康居民线上线下聆听。 “我要当一个超级健康的老太太!”这是朱玲阿姨立下的Flag。在泰康之家公益微纪录片《学会老》中,作为“提前规划,主动享老”的典型代表,朱玲阿姨坦言,自己从未想过依靠任何人养老,未来她将在泰康之家·燕园这个美丽的享老桃花源里,继续发挥长寿智慧,享受快乐人生。 01. 偶然摔倒引起风险管理警觉 坚持健身8年 争取自律到底 “我要当一个超级健康的老太太” 👉“40多年前,我在当时的联邦德国读书。毕业前一年,好友Beatrice(音译)告诉我,她要和男朋友Ralph登记结婚了。她俩同居11年都没有办手续,为什么突然改变主意了呢?Beatrice说,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只有结婚才能保证Ralph和孩子的权利。我就好奇问她为什么,Beatrice说如果我要是出门被车撞死了,我父母就会来抢孩子的监护权。那时候她才年过30,我说没有想到你这么年轻就会考虑生死。Beatrice说我们德国人都会这样想,意外随时可能发生,有可能滑雪摔死了,高速路上出事故死亡的可能性更高。跟Beatrice的对话,让我也有了鲜活的风险意识。” 👉“仅有风险意识还不够,发现风险苗头就需要找出根源,标本兼治加以防范。十年前,我晚上过马路时被废弃的铁质路障绊了一跤。那会儿我的脑子极力想调整步伐,但身体已经不受控制趴在地上了。通常人们会本能地想到,以后走路小心点。我的风险管理知识却让我警惕,跌倒是机能退化的信号,我的腿脚已经不像想象地那样灵敏。为了防止更严重的事故发生,我必须想办法增加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和稳定性。” 👉“于是,我马上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发微信,找到一位有健身经验的朋友,请她引荐高质量的健身教练。这位好友曾经身患肠癌,但是靠着多样化营养和健身房的训练,不仅没有因为癌症暴瘦,而且还挺过了艰难的治疗过程,痊愈后依然活力四射地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她的引荐帮我节约了选择的时间成本和信任成本,面见教练的当天就开始了训练。到我入住养老社区为止,我在这位教练的指导下训练了八年。” 👉“在健康维护上,我从来不相信人云亦云的偏方,也不相信没有资质的网上‘大师’和‘网红’的说法,我只相信科学,专业的事情就要找专业的人来做,想健身就跟靠谱的健身房和健身教练签订商业契约。一分钱一分货,花钱购买可靠的服务才是最踏实的。” 👉“为了有的放矢地达成健身目标,我一见面就跟教练讲清参加训练的目的,一是解决身体机能退化的问题,然后就是每次上下楼梯时左膝疼痛的问题,所以教练让我从走路开始训练。我因为两次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大学讲课,回国的时候在广州白云机场转机,转机时间是一个多小时,我得至少跑八百米才能赶上回北京的班机。于是在出国前就跟教练说,您只要保证我能跑八百米就行,所以我跑步也是训练出来的。我的健身教练说,从来没有见过像我这么实用主义的学员。” 👉“其实健身训练这件事并不是那么愉悦,但是能让我坚持下来的动因,就是我不希望危险的事情是因为没有做好风险管理而发生的。” 👉“在自己的肌肉力量和平衡、稳定、协调能力明显改善后,我给自己树立了更高的健身目标,那就是继续做一个超级健康的老太太,争取自理到底。” 02. 养老照护相关的风险管理意识强 四条标准为父母选择养老机构 也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埋下种子 👉“接下来我想谈谈与养老照护相关的风险管理。人活七十古来稀,由此往后的高龄风险是伤病和失能,需要尽可能主动选择养老方式。我和父母都在晚年入住了养老机构,看起来做了相似的选择,其实在居家养老向机构养老转变的时刻,心境大不相同。原因在于,父母是被迫应对半失能和失能状态及相应的照护危机,而我是未雨绸缪、主动管理风险。” 👉“2015年底,我母亲的认知障碍症明显恶化,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父亲的陈旧性静脉曲张引发小腿溃疡和足部肿胀,颤颤巍巍举步维艰。2016年3月,我妹妹陪同父母乘坐飞机从海南回北京。因为二老下不了舷梯,乘务员调用升降机和轮椅,才把他俩运出机场。这不仅使妹妹的精力体力几乎崩溃,也让我明白,到了为高龄父母购买专业照护服务的时候了。” 👉“父母既不接受家政员,也不愿去养老院。问题是,父亲的小腿必须每日换药打绷带。我们姐弟仨都打不好绷带,每天去医院父亲又受不了。我和父母居住的小区不日开始内外维修,钢管水泥等建筑材料即将进场,他们被绊倒的风险顿时加大。居民纷纷外出找住处,我后来也找到三站地以外的宾馆暂住。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只好同意带着母亲去住方便就医的养老院。” 👉“我为父母选择养老机构的标准有四条,一是能够提供医养结合服务;二是人文素质良好;三是交通便利;四是家庭财务可以承受。最初选定一家位于燕郊的养护中心,我负责为父母办理入住手续,妹妹给他们收拾行李,弟弟开车运送,赶在我们小区大修开工之前完成了搬迁。父母入住之时,在弟弟跟前大哭一场。但在第二天上午,父亲就发消息告诉我们,养护中心的服务相当好,医护队伍到他床边给换药打绷带。一个季度之后,父亲的小腿见好,推着助步车缓慢前行没有问题。母亲和他还都找到了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愉快地融入了新社区。” 👉“平时我们姐弟每周至少探视一次父母,但在他们染上流感发高烧之时,我们仨每天都跑一趟燕郊。到父母痊愈的时候,我们姐弟仨加上妹夫全都感冒发烧。妹妹还因焦虑劳累,一转动颈部就天旋地转,医生诊断为双侧半规管轻瘫,她的眩晕症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治好。这次人仰马翻的照护经历让我意识到,交通不便这条短板直接加大了我们姐弟几个的健康风险。为了消除这个隐患,我联系了北京亚运村一家新开业的社区嵌入式养老院。我们姐弟仨再次合作,把父母迁回了京城。因为探视距离大为缩短,我们姐弟每周至少去养老院3-4次,父母在那里度过了安全愉悦的最后时光。” 03. 活蹦乱跳的从容“五零后” 退休后决定马上入住养老社区 卖掉房子直言“我在哪根就在哪” 👉“2023年是我退休的第一年,虽然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仍旧充沛,作为一个活蹦乱跳的‘五零后’,我还是选择趁早搬入养老院。这个风险管理意识主要来源于我国外的一位朋友。她在2021年的时候摔伤了,立即入住早就排队的养老院,一举消除后顾之忧。我一下意识到,仅就高风险群体的老人而言,谁也难以预料意外何时发生。世界的不确定性还在增大,个人和家庭所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尽可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我思忖再三,改变了原定的迁居时间,提前入住以前相中的养老社区。” 👉“最先做的是财务准备。我一边清理物品,一边抽空找了一家资质可靠的房屋中介挂牌卖房,因为要完全依靠养老金难以支付养老院费用。不少熟人说卖了房子就没有根了,我心想,我在哪根就在哪,苏轼不是说嘛,此心安处是吾乡。如果不卖房子,还得操心出租,我受不起那个麻烦,因为我的精力也很重要。” 👉“搬迁之前的另一项事务就是断舍离。我才发现原来我有一万多张照片和大量资料需要粉碎。为此我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开始做各种资料和照片的粉碎工作。光是这些就扔出去了6、7大袋子垃圾。我还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敲定捐赠事宜。看着自己的图书伙伴有了一个好去处,我也心满意足了。考虑到即将从三室一厅迁居一室一厅,生活用品上我也仅保留平日使用率最高的,其余一律送人或舍弃。” 👉“说到断舍离,等我们百年之后都会面临最后一件‘物品’,那就是关于‘遗体’的安置。我在养老社区安顿下来后,随即撰写了两份遗嘱,分别交给弟弟妹妹。遗嘱主要讲清楚,我在2014年就和父母分别填写了遗体捐献表,一并寄到北大医学部。我还领取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卡,自己如果非正常死亡就捐献器官;若正常死亡就捐献遗体。我还遵照父母当年的做法,要求病危时不做创伤性抢救。我的父母给我做了非常好的榜样,让我明白了人生最后时刻,什么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些有关生命终点的安排,非但不会令人活得战战兢兢,反而会因为消除后顾之忧而从容淡定地享受眼下的时光。” 👉“常言道,人到七十当‘随心所欲不逾矩’。仅就风险管理而言,关键是要清楚自己不可做什么。例如,做投资决策时,规避那些预期收益高但风险也大的产品。参加文体活动时,放弃那些体能门槛过高的项目或者自行降低活动标准等。掌握了风险管理的方法,并不意味着生活就会一帆风顺。只不过即使发生了意外,也会因为个人和家庭早有预案而不至于使事态变得更糟。” 👉“尊重科学、掌控自己、终生自立。这,就是我想要分享给大家新年的生命新知。”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20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57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79
两会热议——“科技+养老”方兴未艾“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相关话题热度不减。其中,以养老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养老”更是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不久前,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
2025-03-12 87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居家养老作为主流模式,其背后潜藏的隐形成本与挑战逐渐浮出水面。这些挑战不仅涉及经济负担,更关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安全风险及家庭关系的张力。一、隐形成本:经济与资源的双重挤压护理与医疗支出的不可控性居家养老表面上节省了机...
2025-03-05 138
从ICU重回泰康之家87岁长辈的抗“炎”之路--泰康之家·徽园/合肥泰康之家徽园康复医院--在医疗与康养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上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一座闪耀的里程碑照亮更多长辈的康复征程也给予无数身心受煎熬的家庭以希望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泰康之家...
2025-03-04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