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m_9029 2024-10-12 191
她是泰康之家·桂园里
零差评、技能值拉满的隐藏“大神”
在搀扶长辈的一刹那
或是聆听阿姨说一席话
或是在看爷爷走一段路后
……
她的心里就有了“精准的”预感
她会根据长辈们的
作息、饮食、说话、行动的变化
对潜在的身体风险迅速作出判断
在照护中真正做到“治未病”
居民、家属和同事笑称她拥有“第六感”
她就是桂园护理公寓“最美护理员”
——廖芬华
她用专业与爱心的照护
帮助长辈延长生命长度、提升生命质量
她的“第六感”从何而来?
又是如何帮助长辈的呢?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宝藏”护理师
01
凭“第六感”做照护预案?真神了!
廖芬华从事照护事业有10多年。进入泰康之家·桂园后,廖芬华通过不断的系统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照护技巧和经验,这对她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廖芬华搀扶长辈做行走锻炼
一天,廖芬华像往常一样搀扶曾爷爷(化名)。在扶上曾爷爷的那一刹那,她感觉到曾爷爷的身体仿佛与往常不同。 廖芬华迅速给曾爷爷测量体温,正常! 仔细与曾爷爷进行对话后,廖芬华感觉爷爷说话比起平日有点含糊不清,但经过一番细心检查后,发现曾爷爷的各项指标仍是正常的。 廖芬华非常疑惑,于是陪曾爷爷走了一段路,突然感觉曾爷爷走路的倾角比平时大一些。 廖芬华结合曾爷爷患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担心曾爷爷可能有中风的征兆。于是协同个案管理师、护士、医生对曾爷爷做进一步详细的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曾爷爷脑部的一些血管出现了轻微脑出血。正是廖芬华的仔细观察、知识经验、及时照护,让曾爷爷避免了一场风险。 曾爷爷和家属对廖芬华感激不尽,这让曾爷爷和家属感悟到入住泰康之家·桂园的意义:专业与爱心的照护,更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与提升生命的质量。 “治未病,这是泰康之家·桂园与很多养老机构不同之处吧!”家属如此评价。
廖芬华陪长辈做练习
从此,大家开玩笑说廖芬华有“第六感”。 有一次,廖芬华发现李奶奶的排泄物感觉与以往有些不同。形状、颜色都有些许变化,解便也比平时费力了。 廖芬华结合李奶奶的饮食表现,向营养师反馈问题,及时与餐饮和营养师团队讨论和调整照护方案后,给到李奶奶新的膳食方案。一周下来后,李奶奶感觉大便更舒畅,身体更舒服了。 这样的案例有很多,廖芬华为何拥有了未卜先知的“第六感”呢?
02 “这不是玄学!是科学!”
廖芬华说,别人认为她的“第六感”很玄学,但她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心理感受。 “这很正常,正如一个妈妈照顾小婴儿。你24小时都在观察和感受孩子。心在一起,就懂孩子了。同样,你和老人家的心在一起了,像照顾自己的父母,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就能感受到他们的身体状况与变化了。”
廖芬华照顾长辈吃饭
廖芬华认为,一个合格的照护师首先要有爱心和细心。 正是这份爱心与细心,让很多长辈在入住泰康之家·桂园后感觉“喜获”很多关爱自己的“子女”。 廖芬华说,很多长辈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这是整个泰康之家医护人员同心协力,悉心照护的结果。
廖芬华为长辈剪指甲
今年年初,张阿姨入住泰康之家·桂园。刚开始张阿姨非常不适应,闹着要回家,只有儿子来看她时心情才好一点。 廖芬华一看,就知道张阿姨还缺乏融入环境的心理准备。该怎么办? 廖芬华采取几个步骤,逐渐赢得张阿姨的信任。 一是与阿姨多聊天。通过聊天,廖芬华发现张阿姨放不下对家的思念。于是,廖芬华与张阿姨家人沟通,多从家里拿些张阿姨喜欢的老物件,营造一个家的温馨环境。 二是多陪护多走动。廖芬华经常带着张阿姨在桂园社区里四处闲逛。酒店式的环境与服务,专业的设施与人员,优美的园林与建筑,让张阿姨越来越喜欢泰康之家·桂园。
廖芬华与长辈互动
廖芬华还了解到张阿姨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活跃文艺分子,于是介绍了很多志趣相投的住户给阿姨认识,还经常开展文娱活动。 在一次次演出的掌声中,张阿姨终于感觉到她并不孤独,她在桂园护理公寓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是桂园护理公寓光荣的一员。后来,张阿姨开始主动参加很多活动,并为其他住户朋友和集体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段时间下来后,张阿姨非常感慨:“是泰康之家重新焕发我的生命青春。” 张阿姨的幸福养老生活故事,是泰康之家“1+N”多学科专业照护师团队共同呵护、共享美好的一个案例。
泰康之家“1+N”多学科照护体系
如何全方位地照护好每一个入住居民? 泰康之家给出的答案是:1个入住居民,有一个“个案管理师”专职负责;围绕入住的居民,还有10大专业人才提供的专业照护服务。这些专业人员,在泰康之家·桂园都叫“师”,例如护理师、康复治疗师、医生、临床药师、文娱活动师、运动指导师、营养师、感控师等。 了解了泰康之家·桂园的科学照护体系和“1+N”专业照护服务,就能明白,廖芬华的“第六感”不是玄学,而是科学。 而且,像廖芬华这样拥有“第六感”的照护师还有很多很多。
03 在泰康之家,“成已而达人!”
廖芬华原来就读的是酒店管理专业,并非照护科班出身。如今,她从一个“护理”光荣地成为一个“护理师”。 一字之差,玩文字游戏吗? 不,对于廖芬华而言这是从职业到事业的转变!
廖芬华与长辈在一起
10多年前,在廖芬华的家庭喜迎二娃后,她曾回归家庭一段时间,原先在五星级酒店工作的她机缘巧合下做起了“护工”。刚开始,很多酒店前同事议论,曾衣着光鲜的廖芬华怎么就做起端屎倒尿的活来?传统地认为“护工”是一个“低三下四”的职业。 直到进入泰康之家,廖芬华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认识发生质变。 廖芬华在泰康之家接受系统专业的护理培训。“光一个防跌倒资料就有厚厚一本。还有养护过程中长辈们的起卧、吃饭、洗浴……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科学的培训。”
在泰康之家,同事和居民称呼每一位照护人员为“护理师”,而非“护工”。一字之差,这是照护专业的系统培训与对照护人员的职业尊重。
廖芬华不断总结提升专业能力,就在今年五月被泰康之家评为“最美护理天使”荣誉称号。泰康之家给到护理师的荣誉,并不是简单的一纸奖状,更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廖芬华去北京领奖后,让家人、朋友重新认识了泰康之家,理解和认同照护行业。廖芬华说公司与大家的认可,是她在泰康之家工作的最大荣誉。
更为重要的是,廖芬华在从事照护工作中感受到人生境界的提升。
一次,一位阿姨莫名奇妙地吐了一口痰给廖芬华,发怒说:“你偷了我的手表。”
廖芬华听到后先是一愣,但随后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先帮阿姨找手表,然后结合用阿姨爱吃水果、爱看年轻照片的特点转移阿姨的注意力,慢慢平息阿姨的情绪。
其实,阿姨根本没有带手表来,但阿姨有认知障碍。廖芬华非常能理解、关爱阿姨。“她也被认知障碍的病痛折磨着呀,我们更应该好好照顾她。”
后来,廖芬华分析阿姨是缺乏安全感,于是给她配了一把房间钥匙挂在脖子上。用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阿姨的安全感问题。
让泰康之家的居民恢复健康、活力、尊严;让居民家属更放心、安心与舒心;在这个过程中修炼专业技能,磨炼自己的心性,感悟人生道理,收获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这就是廖芬华认为照护为何能成“师”的原因。
泰康之家护理公寓,延续持续照护退休社区模式,帮助半自理、失能、认知症的长辈继续生活在温馨、舒适、适老化的环境中,同时获得生活照料及医疗护理的整合照护服务,以提供“以人为中心”的照护、营造家的氛围,帮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方式为理念。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26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59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82
两会热议——“科技+养老”方兴未艾“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相关话题热度不减。其中,以养老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养老”更是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不久前,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
2025-03-12 8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居家养老作为主流模式,其背后潜藏的隐形成本与挑战逐渐浮出水面。这些挑战不仅涉及经济负担,更关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安全风险及家庭关系的张力。一、隐形成本:经济与资源的双重挤压护理与医疗支出的不可控性居家养老表面上节省了机...
2025-03-05 144
从ICU重回泰康之家87岁长辈的抗“炎”之路--泰康之家·徽园/合肥泰康之家徽园康复医院--在医疗与康养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上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一座闪耀的里程碑照亮更多长辈的康复征程也给予无数身心受煎熬的家庭以希望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泰康之家...
2025-03-0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