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m_9029 2024-02-01 425
2024年1月22日
北京最低温度达到了零下11度
与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泰康之家·燕园三期活力中心2层会议室里
专家学者们思想碰撞、学术交流的热情
这场行业学术研讨盛宴
汇集了来自经济学界的数十位学者大咖
作为本次学术沙龙的组织者和主持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泰康之家·燕园居民朱玲阿姨
也进行了现场发言
作为第10000位泰康居民
如今入住泰康之家·燕园两月有余
朱玲阿姨与妹妹朱恺阿姨、妹夫张西平
对全新的享老生活赞不绝口
他们,在泰康之家“三好”养老社区
找到了最理想的养老生活状态!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前往学术盛宴涨知识吧!
朱玲,1951年12月出生于宁夏银川,祖籍安徽寿县;现年73岁。1977年入读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81年获得武汉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后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至今;1988年获得联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农经系博士学位;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11年当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作为泰康之家的第10000位居民,朱玲阿姨于2023年11月初正式入住泰康之家·燕园。
入住两月有余 朱玲阿姨邀经济学界大咖齐聚泰康之家共襄行业学术研讨盛宴
距离朱玲阿姨入住泰康之家·燕园已两月有余,如今的朱玲阿姨和妹妹朱恺阿姨、妹夫张西平叔叔尽情享受着退休生活的惬意美好,每天积极阳光、充满正能量。
在燕园,朱玲阿姨退休不退场,继续着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前不久,朱玲阿姨在燕园组织、主持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经济学沙龙活动(2024年第1期)。活动由《经济思想史学刊》编辑部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张维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经济思想史学刊》主编朱恒鹏,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蒋中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要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韩朝华、詹小洪、杜创、副编审何伟等数十位经济学界专家学者现场参加。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学者线上参会。
缘起三年前 朱玲阿姨卖掉北京房子 动员妹妹、妹夫一起入住泰康之家
与泰康之家的初遇,是在2021年。当时,朱玲阿姨前往武汉泰康之家·楚园拜访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并在楚园管理团队陪同下全面参观了社区。令她记忆犹新的是,在阅览室看到一位身型酷似“健身教练”的中年人,细聊后得知对方也是泰康居民,刚从专业运动员退休不久,为了方便照顾生病的老伴选择了一同入住。正是这一次交谈,给朱玲阿姨埋下了“享老要趁早”的种子。
2023年1月1日,朱玲阿姨正式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着手规划自己的养老安排。3月,朱玲阿姨收到燕园三期开业的消息,便约上妹妹朱恺阿姨、妹夫张西平叔叔一同前往,妹妹和妹夫参观后都非常满意,最终三人一致决定,于11月初入住,如愿成为了一墙之隔的邻居。
在养老领域,朱玲阿姨是资深且专业的。早在多年前,她便曾引导学生考察了全国多家养老机构,做深入的课题研究——《中国长期照护保障供给体系研究》。在她看来,养老机构有不同的属性特点,像泰康之家这样聚焦老年生命链产业整合的养老机构,在服务活力老年人方面更专业,适配度更高!所以她卖掉了北京房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这里。
实际上,让朱玲阿姨完全打消入住后顾之忧的,是在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一次参观。2024年1月15日,朱玲阿姨、朱恺阿姨、张西平叔叔与朱玲阿姨同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韩朝华叔叔相约,一同前往泰康燕园康复医院。韩朝华叔叔的爱人陆晓娅阿姨是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志愿者,每周两次在此做志愿者服务。
朱玲阿姨拍摄的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
上午9时,一行人随同陆晓娅阿姨前往2楼尚空置的安宁疗护病房参观,房间里洒满了阳光,明亮、温馨、舒适,几人还与即将查房的宋安主任以及随行的护士短暂交谈。此次参观,给朱玲阿姨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燕园安宁疗护团队和志愿者陆晓娅持之以恒的志愿服务,让我们深受感动。从这里离世安然舒适,逝者和亲属自能得到心灵抚慰。”
他们成功了! 在泰康之家找寻到了 最理想的养老生活状态!
如今入住两月有余,朱玲阿姨、朱恺阿姨、张西平叔叔对泰康之家纷纷赞不绝口:“与居家养老相比,这里省去了所有繁杂的家务琐事。看病更是方便,挂号取药不用排队,没有在社会就医的那种心理压力与费时跑路的辛苦。”此外,他们还用“三好”总结了入住泰康之家·燕园以来的感受:
一是环境好。 居住环境优美安全,房间设施一应俱全,布局合理细致安全;健身环境一流,器械功能符合老年健身,值班教练热情认真、专业敬业;每周两次的房间清扫,保洁员准时、规范、认真、彻底,楼道电梯间都打扫的干净整洁。 二是吃得好。 餐厅宽敞明亮,桌椅干净整洁舒适,工作人员热情礼貌,及时清理饭桌;饭菜花样繁多、丰富精致、营养可口,每份饭菜的量正合适。 朱恺阿姨说,“若居家养老,我们仨人不可能一顿做这么多种菜饭,吃剩饭剩菜倒是常事。” 三是服务好。 居家养老时,除了买菜做饭擦洗搞卫生外,最令姐妹俩头疼的是水电暖等设施的故障问题。在燕园则不然,比如电磁炉出状况、洗衣机下水管冒水,一个电话工人师傅很快就能到达房间处理完毕。 朱恺阿姨说,“入住两个月,深感燕园不仅硬件高大上,软件更是润物细无声,工作人员对居民的各种服务细致周全到位,生活在燕园特别轻松、开心且有安全感。”
朱恺阿姨、朱玲阿姨、张西平叔叔在燕园健身(上)
朱恺阿姨参加社区的文娱活动(下)
现在,他们每天的生活规律且充实。每天上午,朱玲阿姨会在房间里看书、写作;下午,三人会相约去塑胶跑道慢跑,之后去健身房做器械健身、打乒乓球或游泳。朱玲阿姨一周还要上两次芭蕾形体课,更多时候,她会把时间留给自己,用来尽情享受阅读和思考的乐趣。朱恺阿姨和张西平叔叔均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张西平叔叔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专职体育教师,健身房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并且一去就是两个半小时。朱恺阿姨由于动过股骨头置换手术,她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爱好,参加了合唱队、古典舞蹈课和朗诵小组。张西平叔叔也参加了燕园晨曦合唱队,经常与朱恺阿姨一起练歌和演出。
朱玲阿姨曾谈及自己的养老生活规划,她描述到:“选择泰康之家,我是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掌握自己的时间表。入住后,我期望能安安静静读书、快快乐乐享受社区各类娱乐设施,好好健身、品味美食,没事看看电影、听听音乐、参加一些俱乐部,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这就是我理想的养老生活。” 如今看来,朱玲阿姨已经成功了!不仅仅是她,三位长辈都找到了各自在泰康之家最理想的养老生活状态!
如朱玲阿姨一样 在泰康居民中 汇集了众多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 他们退休前曾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里 发光发热 退休后他们不约而同来到了泰康之家 在全新的生活里继续绽放自己的光芒 让生命的每一段旅程都流光溢彩!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26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59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82
两会热议——“科技+养老”方兴未艾“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相关话题热度不减。其中,以养老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养老”更是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不久前,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
2025-03-12 88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居家养老作为主流模式,其背后潜藏的隐形成本与挑战逐渐浮出水面。这些挑战不仅涉及经济负担,更关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安全风险及家庭关系的张力。一、隐形成本:经济与资源的双重挤压护理与医疗支出的不可控性居家养老表面上节省了机...
2025-03-05 144
从ICU重回泰康之家87岁长辈的抗“炎”之路--泰康之家·徽园/合肥泰康之家徽园康复医院--在医疗与康养深度融合的探索之路上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一座闪耀的里程碑照亮更多长辈的康复征程也给予无数身心受煎熬的家庭以希望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泰康之家...
2025-03-0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