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m_9029 2023-12-06 419
退休前一直居住在上海的
张力平叔叔和爱人王阿姨
对这座城市和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他们年轻时反复“邂逅”泰康之家
“知道、认识、了解、爱上”
在这过程中,二老坚定地选择
把握着泰康之家带来的
黄金享老时间
抓住晚年幸福的“小尾巴”
不断实现着自身价值
收获了满满的快乐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
二老对泰康之家·申园的“你侬我侬”
泰康居民金句:
“泰康之家,是一个让我和老伴不再那么辛苦劳累的‘家的港湾’,是一个可以让老伴好好养身体的好去处。”
“在这里生活将近两年,给我最大的感受这是一家‘全能型’养老社区!”
“面向未来,我衷心祝愿泰康之家能把自己的优势善尽善用,因为我们和泰康之家是命运共同体,泰康之家好,我们才会好!”
——张力平
泰康之家·申园居民
01.
始于偶然,终于心动
反复“邂逅”泰康之家后
终于坚定入住决心
张叔叔生在上海,长在上海。2017年退休前的大部分时间住在虹口区,因此对上海的老城区很有感情,也很喜欢上海这座包容性强的城市。
说起与泰康之家的缘分,张叔叔说主要归功于爱人王阿姨。王阿姨退休前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觉得松江区作为“上海之根”,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一早就很向往。恰巧2018年,申园组织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退休职工来参观,参观申园之后,王阿姨心里就有了以后在这里养老的想法。
张叔叔的爱好是唱歌,后来不满足于只有听觉享受,就渐渐喜爱上了摄影和电影。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张叔叔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拍摄的一组景色照片,觉得挺不错,询问后知道这是一个叫泰康之家·申园的养老机构。这是张叔叔第一次知道申园,对申园有了较好的第一印象。后来得知申园每周有两场电影观影活动,更加吸引爱好电影的张叔叔想在这里养老的心。
2019年夏天,王阿姨有机会在申园试住一天,虽然是短短的24小时,但王阿姨说恨不得把申园所有活动都参加遍,每一处角落都逛遍。“这属于沉浸式的养老一日体验!”张叔叔笑着说道。试住结束后,王阿姨就开始动员张叔叔和子女及时购买了泰康的保险,坚定了要入住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的决心。
02.
从“好友”变“邻居”
抓住晚年幸福的“小尾巴”
在“家的港湾”续写友情
老两口对申园认识的不断加深还要感谢一个人,就是王阿姨的朋友。2019年,朋友从海外回国,由于只是短暂停留,和往常一样要找宾馆酒店短期租住。王阿姨了解过申园的服务特色,就和朋友说:“你不要找什么酒店租住了,你就选择申园!而且离松江的第一人民医院还很近,看病就医也方便。”最后朋友听了王阿姨的建议。在申园短租的三个月时间里,朋友经常和王阿姨描述在申园的生活体验,王阿姨愈发向往申园的生活。
而说到为什么选择申园,张叔叔和爱人王阿姨的看法不太一样:王阿姨觉得有了能圆年轻时梦想的摇篮,一开始就喜爱所以才来,相当于“先恋爱后结婚”;而张叔叔一开始对申园的感觉没那么强烈,甚至还有一点“谨慎的乐观”,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后,才深刻认识到终于有这样“一个让我和我老伴不再那么辛苦、那么劳累的‘家的港湾’,一个可以让老伴好好养身体的好去处。”
老两口结婚后的几十年里,做饭、洗衣服、买菜等很多生活上的琐事,都是王阿姨一手操办的,甚至辛苦到午休时还要专门骑自行车回家操持家务。张叔叔说,“实在不忍心再让爱人这么辛苦,在晚年的日子里一定要让她享福,而入住泰康之家可以让她从家务中解放出来。”
没了生活管理上的后顾之忧,老两口也有充裕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张叔叔有了大把时间去市区转一转,去上海有名的古镇游一游。“这些都是泰康之家给予的黄金时间,让我们能‘抓住晚年幸福的小尾巴’,早住早享受,随着时间的累积,我们对申园的喜爱是越来越浓!”
更有意思的是,去年老两口入住申园后不久,在王阿姨的说服下,那位好朋友现在也已经住进来了,和张叔叔王阿姨正式做了邻居。
03.
关注老龄问题,观察同龄人的晚年生活
张叔叔谈及对机构养老的选择和看法
“高品质养老机构的服务和一般的养老机构不一样。用那个从海外回来的朋友举例,她女儿来看她时说,在海外都没有像申园这么好的养老机构。”
张叔叔原来住在上海虹口区,在子女装修婚房期间,老两口在小区里租了另一套100多平米的房子,当时租金是一个月1.5万,现在涨到了一个月1.8万左右。张叔叔经常跟朋友讲,和别的养老机构相比,申园的价格还不算贵,就算在外面租房子,也差不多要这些钱,此外申园还提供水电气、宽带网络、日常保洁等服务,还有很多无形价值的服务。张叔叔说:“在这里能交到这么多志同道合的老朋友,有这么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每天像过节一样的文娱活动,申园在高品质养老机构里的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张叔叔在申园内部分享活动中说:“我是一个关注老龄问题的泰康居民,会对自己和很多同龄人的晚年生活进行长期观察、总结和研究。”张叔叔总是会观察60-70岁的“低龄老年人”,观察TA们在进入高品质养老社区后,会给自己的生活、后代以及其他同龄人带来怎样的影响。“我觉得这种思考自己和同龄人养老生活的感觉还蛮好的。”
张叔叔退休后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活化”问题,所谓老城市如何释放新活力。“我在申园新老居民联谊会上演唱了《上海谣》,就是觉得这样乡土味道很浓厚的曲调再配上现代的内容,让原本慢慢消亡的文化形式又活过来了。”城市的“活化”说到底是城市里的人也要有活力,张叔叔说:“正好和泰康倡导的五大养老理念中的‘活力养老’很契合,所以,我和泰康有缘也是必然的!”
04. 没有琐事羁绊的规律生活 年轻时候的“优秀歌者、作者” 又回来了!
张叔叔没退休时,就经常被朋友称为“优秀的歌者、作者”。喜爱唱歌的张叔叔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在有数百人的舞台上放声歌唱,并且还当上了主持人。“这是我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在申园,看似不可能的事就真的实现了。”在泰康之家,居民不断创造自身的银发价值,并且收获满满的快乐!
张叔叔入住申园已经一年多,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以至于张叔叔经常要跟路上遇到的朋友们解释:不是不想来参加活动,而是太充实了甚至有点忙不过来!没有琐事的羁绊,张叔叔可以做以前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就像大学生一样,几点到几点看什么、学什么都确定好了。”
现在的张叔叔,每天都要在唱歌软件上传五六首歌,每次传歌还会精心挑选。“哪些歌曲适合我的音域,我都要花时间选。我现在已经上传了3000多首歌了,有时候传的慢了,我的歌迷、粉丝也会催的。”张叔叔很喜欢泰康的司歌《泰康永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申园运营7年多的实践和这首司歌的每一句歌词都能相互印证。除了唱歌,遇到好看的电影和剧集,张叔叔也会一边看、一边写心得影评,晚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张叔叔住进申园后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而且很享受这种规律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快乐的养老生活来自于精细化的管理和服务,一个高品质养老机构能给长辈带来溢于言表的快乐,首先源自于对长辈的尊敬和尊重。”作为居民,张叔叔也经常从申园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随处可见的适老化设计和温馨无比的服务,寄托了很多申园员工的心血和付出。
对于张叔叔和王阿姨如今的变化,张叔叔儿子评价到:“起初,非常不舍得爸妈去申园,尽管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后来,一次次的探访,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新惊喜,如今二老的生活这么有活力(而且还双双是‘明星’),这么充实,也是远超预期了,怪不得他们都不想多花时间和我聊天。另外,申园的小伙伴们都很给力,爸妈的即时动态,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为你们点赞!”
“这里是一个可以不断见证奇迹、不断带来惊喜的地方。陈东升董事长说,追求高质量的老年生活和健康的长寿人生,是长寿时代的主旋律。泰康之家就是最接近上述愿景的养老选择!”张叔叔由衷地赞叹道。
01医养融合绘就“冰城夏都”享老新画卷泰康之家·龙园坐落于哈尔滨市松北区,配套医疗条件优越,紧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松北院区)、距黑龙江省第二医院仅10分钟车程。项目周边基础设施成熟,紧邻新区中心公园,地铁二号线世贸大道站,保证了生...
2025-05-19 16
在岁月的长河中12年只是弹指一瞬但对于潘爱兰阿姨与朱安人叔叔而言却是他们与泰康共同书写的珍贵回忆2013年,夫妇二人参观北京泰康总部签订“幸福有约”保险2016年12月18日入住泰康之家·粤园成为泰康居民2017-2024年,作为“候鸟达人...
2025-05-12 49
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往往在一瞬间显现对于老年人而言一次意外跌倒可能意味着漫长地就医等待、辗转地医疗奔波甚至引发不可逆的身体损伤而在泰康宁波国际医养园区83岁的甬园居民裴明海叔叔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当意外来临时泰康之家医养融合模式如何跑赢时间为生...
2025-05-09 63
泰康之家“1+N”多学科团队由管家、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岗位组成,是一支阵容强大、专业过硬的团队,成员大多为朝气蓬勃的90后、00后。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走进泰康...
2025-04-17 115
2024年10月的一个夜晚,静谧被一声闷响瞬间打破。杨叔叔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老伴蔡老师摔倒在地。惊慌失措的他,手忙脚乱地拉下了报警绳。仅仅3分钟,管家、医生、护士、安保人员便如神兵天降般冲进房间,迅速展开救助。当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医...
2025-04-14 145
01北京的春寒尚未褪尽,泰康之家·燕园的院子里已缀满银发。清晨8点,79岁的冯家盛准时出现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舒展筋骨,动作如行云流水。这是冯阿姨入住燕园一年以来平凡的一天,但每一天的舒心与快乐又让她一次次意识到这种生活的可贵。她从未想过晚年...
2025-04-08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