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jm_9029 2022-11-24 757
人变老了以后还能做什么?相信这是很多面临退休或已经开启养老生活的长辈都会反复思考和担心的一个问题。今天,泰康之家·燕园居民家属李辉给了我们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答案。
李辉,高级国际商务师。退休前在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行业从事协调指导、促进咨询服务工作。2017年8月,其父母入住泰康之家·燕园后,她开始关注养老问题。数年来,陪伴父母的所见所闻让其收获颇多,并写下多篇深度思考文章。这篇《变老是需要学习的》便是其中之一。
变老是需要学习的
本文作者
泰康之家·燕园居民家属 李辉
在国家卫健委2022年7月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93岁,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20年阶段性目标总体如期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
1949年,中国人人均预期寿命35岁,如今,中国人民已经大踏步地进入长寿时代。这得益于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带来中国人体质的提升,这也是中国社会发展、饮食水平提高、医药卫生保健工作的提升带来的直接结果。
但是,如何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变老,拥有与我们年龄相适宜的态度和智慧,却是老年人的一道老生常谈的课题、一种艰难的生活艺术。老年的悠闲平静生活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世外桃源,绝不会轻易赐予人类生命与智慧,来补偿日渐萎缩僵硬的肌肉关节和健忘的大脑,这一智慧,必须我们靠自己的辛苦努力来获得。
李辉(右二)与父母及友人在燕园
首先,虽然当代老年人和他们前辈生活状况大不一样,但是都面临着老龄化、少子化,且儿女工作忙,儿女异地异国等等问题。所以,现在老人面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独自尽可能有尊严地、快乐幸福地变老。然而这种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然而学习并没有那么容易,首先不是每个人都意识到变老还需要学习,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过去,大多数人在晚年闷闷不乐、愤世嫉俗,或冷酷无情、穷极无聊。这其中常常隐藏着对时光飞逝的恐惧:孤独地变老,经受尘世的炼狱,脱离社会主流,经历社会性的早死。另外还有身体各方面机能慢慢衰退带来的无力无助感。但是,由于过去亲戚多、子女多,在一个大家庭的氛围中,还有人相互陪伴,老人很自然的成为大家庭中众星捧月、哄着让着的老宝贝。但纵使内心孤独寂寞,也只能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并且按照传统,端出老人家的架子,安静守旧。
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世界的极大丰富,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日益迫切。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和热爱也在拉长。这一切变化,促使人们努力地认识变老的过程和感觉,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适应日新月异的世界,营造美好的晚年生活。相当多的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并不愿意完全与社会脱离,希望继续参与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这也是世界各国退休年龄日渐延后、各国老人继续工作的原因之一。
这些社会和长寿时代的新变化,促使人们必须要认识到变老的必然趋势,继续学习新的东西以适应新的形势,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01:
变老是自然规律,
不应主动地离开社会
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曾说过:“变老意味着所有行为方式的改变,我们或者停止行动,或者有意识地接受新角色。”他又说:“当我们老了,要做的事比年轻时多多了。”
北京大学教授 泰康之家·燕园居民 钱理群
我们不能保证永远有尊严而又快乐地变老,但其实年老根本就是相对的。如果我们继续工作,而且总是容易发现我们周围的美好,我们就会发现,年老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衰老。而且到了一定的年龄,我们就发现工作年限长、经验多,确实可以带来德高望重,受人尊敬。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年过百岁仍然学会了用电脑处理文字工作。在泰康之家·燕园养老社区,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入住七年写了14本书。他们虽然早已退休,但是仍然继续工作,用智慧回馈社会。
真正的衰老其实不完全取决于年龄,而应该归因于缺乏自律。我们需要“开创性地变老”,并接受无可避免的事实:剩余的日子已屈指可数,而我们无法抱怨,只能任岁月流逝。反过来说,“变老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解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既不主动离开社会,又不必受过去工作的一些束缚。
即使我们离开了工作岗位,我们也应该继续关注社会的方方面面,尽量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节,这样跟年轻人尽量保持基本同步,有一定的共同语言,也让生活有乐趣,减少被社会遗忘的失落感。
人这一生,任何一天都是有用的,就算退休了,年龄老了,还大有作为。如果浑浑噩噩就过去了,精神会萎靡不振,心灵会憔悴,虽然衣食无忧,灵魂也是凄凉的。
02:
变老要接受身体变化,学会享受孤独
当人变老的时候,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会日渐衰退,这是不可抗拒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人变老的过程会引起身体一系列的老化反应,要坦然接受身体的变化。既要承认身体的老化,引起重视,又不必过分恐慌。
李辉夫妇在泰康燕园康复医院陪伴父母
现在各种专科医院和社区医院看病人群中,最多的是老年人。从头顶到脚趾,从身体表面到内脏,老年人发觉他们出现了各种问题,所以有的特别恐慌。实际上老年病专家说了,这个其实就是你的身体开始衰老了的表现。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用了几十年了,老化了,磨损得厉害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和问题。
而且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老人身上的病症会更多,身体老化的程度会更厉害。这些老年病从生理到心理都有,所以不必恐慌,也不必过度治疗,但要学习这些生理医学知识,不被骗子忽悠,坦然面对衰老带来的种种生理上的变化。另外,现在医学技术高度发达,很多不适都可以缓解。甚至长寿就是带病生存。
泰康之家养老社区里的老年大学“乐泰学院”,涵盖了老年人各种爱好和学习的课程。从早上8:30到下午5:00,乐泰学院各种课程、俱乐部的活动满满当当,填满了除了午休以外白天的各个时间段。在这个养老社区里有超过35门课程,歌唱、戏曲、文化艺术、运动健身、健康养生等各类俱乐部37个。社区还成立了好几个大学的校友会,以促进老人之间的社交活动。旧友新朋,其乐融融。这里真是老年人圆梦的地方,圆年轻时候的梦,圆人生的梦。
只有一种秘诀让人青春永驻、永远快乐,那就是时常怀抱梦想。当一个人失去梦想时,生活就会变得黯淡无光。衰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任他肆意妄为,颓废无奈的走向人生终点。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避免这一悲哀,让自己的身心愉悦。
人生海海,学海无涯。
泰康之家“1+N”多学科团队由管家、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岗位组成,是一支阵容强大、专业过硬的团队,成员大多为朝气蓬勃的90后、00后。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走进泰康...
2025-04-17 21
2024年10月的一个夜晚,静谧被一声闷响瞬间打破。杨叔叔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老伴蔡老师摔倒在地。惊慌失措的他,手忙脚乱地拉下了报警绳。仅仅3分钟,管家、医生、护士、安保人员便如神兵天降般冲进房间,迅速展开救助。当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医...
2025-04-14 41
01北京的春寒尚未褪尽,泰康之家·燕园的院子里已缀满银发。清晨8点,79岁的冯家盛准时出现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舒展筋骨,动作如行云流水。这是冯阿姨入住燕园一年以来平凡的一天,但每一天的舒心与快乐又让她一次次意识到这种生活的可贵。她从未想过晚年...
2025-04-08 60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84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100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