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燕园

泰康燕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泰康燕园 > 正文

亲历者自述:“51天,真实记录父亲脑梗后在泰康的康复历程”

yjm_9029 2022-09-26 612

微信图片_20220926090404.png

51天,终生难忘。

看着突发脑梗的父亲从意识模糊,

卧床不能自理,到站立出院,

作为女儿的我,深刻的意识到,

好的医疗服务真的不仅是及时救命,

更重要的是能让患者和家属感觉到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作者:患者家属 周美娇



图片

1月6日

我的父亲病了


2022年1月6日,星期四。那天我休息,上午醒来,很突然的想给家里打电话,本以为会与往常一样,关心关心爸妈在哪,唠唠家常,没想到这通电话那头,爸妈已在医院里。我的父亲突发脑中风,早晨起床时候走路歪斜。

 

“情况很轻,输几天液就好了”,母亲说。我当时就没太担心,毕竟父亲身边有家里人在陪着。

 

第二天,早会刚结束,就接到姐姐的电话,父亲病情加重,已经半昏迷状态,需要转院,当时就感觉大脑空白了,非常紧张、恐慌,那时候真的担心,因为不知道父亲的血栓是不是大面积的、主干堵塞,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控制不住的乱想......

 

几经波折回到老家,看到病床上瘫软的父亲,跟之前身强体壮的父亲形成了明显反差,内心实在不是滋味。



图片

1月9日

立刻决定赴京就医


人生真的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当经历了才真正感悟到家人生病那种焦急的心情,那种强烈的无助感。

 

经过商讨,我们立刻做出决定,带父亲来北京就医。


我清楚的记得那一天是腊八节的前一天,天空飘着雪花,百感交集的心情,加上阴霾的天气,从急诊大厅转到留观室,风从楼道不断灌到家属等待区,那种冻彻心扉的寒冷,至今回忆起来仍然不自觉寒颤。

 

好在十多天过去,父亲在宣武医院平稳度过了急性期,我们等来了医生的答复:病情相对稳定,没什么生命危险,建议可以出院,下一步重点就是肢体的康复。

 

终于,这口气我能喘一半了。



图片

1月21日

笃定的选择


对于父亲来说,出院是成功的开始,脑中风的后期康复更是重中之重。

 

家中亲戚和身边的朋友提议要不要转回到老家的医院,或者回去靠家人帮助慢慢调理。

 

我是燕园护理公寓的一名文娱师,经常会接触到做康复训练的居民,通过工作期间的耳濡目染,深知康复治疗对脑梗患者的重要性。所以,在宣武医院出院后,我就直接带着父亲来到了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这是一个非常笃定的选择。


背后的原因有三:


一、从家属的角度来说,眼下不管花了多少钱,父亲只要能在黄金时期获得良好的康复,最后我们都不会后悔。但如果现在立刻回家,一切都是未知,总觉得有愧于父亲。


二、从父亲的本身角度来说,尽管出院了,他仍是一个病人的状态,还是卧床不能正常走路。如果说马上回到家中,过往熟悉的环境,自身的突发变化,他的心理落差感会很大。


三、从专业的康复角度来说,在最佳的时机到专业的康复医院是最好的选择。回到家中,亲朋好友能做到的只有关爱和陪伴,无法提供医疗方面的专业帮助。而专业的康复医院,拥有良好的居住环境,还有医生、康复治疗师、护理员尽心尽力给予积极的治疗、耐心的讲解,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与担忧,对康复的帮助很大。


充满希望和信心的35天,

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

每天都在进步。


父亲转到燕园康复医院时,仍在平躺卧床,轮椅都没办法坐,生活完全需要他人照料。

微信图片_20220926101839.png

·父亲刚入院时状态


入院后,神经内科、老年科、康复科、中医等多学科的专家、主任,在主治医生孔亚杰的发起下,进行了会诊,对于父亲目前身体情况的隐患,还有一些疾病的把关上,凸显了多学科的优势。

微信图片_20220926101956.png

·老年科付教授、康复科朴主任等对父亲进行会诊


在康复科治疗师评估后,我的父亲很快就开始进行康复锻炼,从开始抬头都困难,到可以坐起、抬腿、站立、抬手臂、手指开始活动,进行抓握动作......父亲克服疼痛,坚持上课,每一天身体的各部位都在“复苏”,每一天对家属来说,都是满怀期待的,充满希望的。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给予了父亲很多的帮助和鼓励,有时康复动作疼痛难忍,治疗师会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适当降低些难度,并且贴心的鼓励父亲:“叔叔,咬牙扛住,我们一起把握住这个康复的黄金时期,一切都是值得的。”


微信图片_20220926102050.png

·治疗师指导父亲进行作业治疗(左)物理治疗(右)




2月25日

“康复标兵”终于将要出院了


2月25日,在父亲即将出院的前一天,燕园康复医院体检中心举办了一场庆祝康复患者出院的特别活动。李彦芹院长以及服务父亲康复道路上的全体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都参加了。

 

活动上,大家纷纷夸赞父亲不愧为自立自强、战胜病魔的“康复标兵”。


微信图片_20220926102900.png

康复师刘鹏还给父亲布置了作业,并嘱咐父亲出院不代表完全康复,希望父亲记住他教的技巧,回家之后一定要按照技术方式继续训练。


在现场,父亲激动的落泪了,从突发疾病到现在,从入院卧床到出院站起来,这51天对他来说就像是梦一场,父亲说:“特别感谢医院的专家、主任、康复治疗师、护理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很多帮助过自己的人们,我们之前从未相识,非亲非故,但我却在这里收获到人间这么多的温暖,谢谢大家。”


李彦芹院长在活动中说到这样一段话,“在燕园康复医院,医护是一家,医患是一家。帮助患者回归到社会当中,回归到家庭,回归到工作中,这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康复的意义。感谢美娇对医院的信任,能够放心的将自己的父亲送到这里进行康复。”

 

我想说的是,“感谢燕园康复医院的专业服务和细心照顾,更感谢父亲的坚强,也感谢下自己笃定的选择!


“当家中的亲人患病时,亲属能做到只有陪伴,无法提供医疗方面的专业帮助。来到泰康燕园康复医院,这里的医生、康复治疗师、护理员,不仅在尽心尽力的救治患者,还耐心地为家属讲解,缓解他们焦虑的情绪与担忧。在我父亲康复这段期间,我以家属的身份真切地感受到有温度的服务是多么的重要!”



相关推荐

  • 什么是1+N团队服务

    什么是1+N团队服务

    泰康之家“1+N”多学科团队由管家、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岗位组成,是一支阵容强大、专业过硬的团队,成员大多为朝气蓬勃的90后、00后。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走进泰康...

    2025-04-17 21

  • 那晚我拉下报警绳后,终于读懂中国式养老的真相

    那晚我拉下报警绳后,终于读懂中国式养老的真相

    2024年10月的一个夜晚,静谧被一声闷响瞬间打破。杨叔叔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老伴蔡老师摔倒在地。惊慌失措的他,手忙脚乱地拉下了报警绳。仅仅3分钟,管家、医生、护士、安保人员便如神兵天降般冲进房间,迅速展开救助。当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医...

    2025-04-14 41

  • 幸福基石!“1+N”团队的托举与守护

    幸福基石!“1+N”团队的托举与守护

    01北京的春寒尚未褪尽,泰康之家·燕园的院子里已缀满银发。清晨8点,79岁的冯家盛准时出现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舒展筋骨,动作如行云流水。这是冯阿姨入住燕园一年以来平凡的一天,但每一天的舒心与快乐又让她一次次意识到这种生活的可贵。她从未想过晚年...

    2025-04-08 60

  • 旅居养老新时代,如何让爸妈 “住遍全国”?

    旅居养老新时代,如何让爸妈 “住遍全国”?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84

  • 姐姐拉上68岁妹妹抱团养老真香!

    姐姐拉上68岁妹妹抱团养老真香!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100

  • 什么是CCRC养老模式

    什么是CCRC养老模式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