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燕园

泰康燕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泰康燕园 > 正文

泰康为什么建设养老社区

yjm_9029 2022-07-11 785

客户”在变:入住率逐年提升,入住年龄逐步下降,老年人“享老”变成现实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不止一次提及自己创办养老社区的初衷,即让更多人能享受高品质医养社区服务,彻底革新国人传统养老观念和养老生活方式,发动一场“养老革命”。


如今,在泰康之家,“养老”变“享老”正成为现实。在这里,一些原本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老人,由于得到精心照料,各项身体指标都出现显著改善。


在这里,老人们依然保持着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们仍有着旺盛的创作欲和分享欲,大量的人坚持写书、投稿,最年长的一位作者已经102岁高龄;他们主动发挥个人所长,开发各类课程,免费授课;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社区治理,5年时间,申园居民乐泰理事会共形成123项决议;他们还以义工身份参与社区日常运营,平均每人义工时间已经长达73小时。


这些老人往往都具有良好文化修养,他们的入住也给各地的泰康之家带来不一样的艺术氛围,例如申园与上海的海派文化一脉相承,时尚、精致成为其最鲜明的特点,管乐团、旗袍秀俱乐部都是其标志性的社团。以至于泰康之家的人常说,是两支优秀队伍建设了申园,一支是员工队伍,一支是居民队伍。


该如何解释养老社区的活力?陈东升有一个非常形象的回答:“退休离休后,大家从集体、社会退回到个人、家庭,而养老社区又让叔叔阿姨们重新回到了社会。”


当“养老”变“享老”成为现实,高端医养社区这一新生事物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据介绍,泰康养老社区刚开园时入住率并不是很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更多人开始了解养老社区的优势,更多客户开始主动对外推荐养老社区,其入住率逐步得到提升。


以蜀园为例,2018年开园首年入住率仅40%,2021年至今,入住率更是已经超过90%,即便与其他类型养老机构对比,也已经处于较高水平。


申园开业时间比蜀园早两年,5年间,1300名老人先后入住申园,推动申园成为上海市唯一一个超千人的大规模养老社区。


据悉,目前各地投入运营的泰康之家已经拥有约5000个泰康居民,而这一数字,至今仍在快速增长之中。


新入住者的平均年龄在下降。2016年刚运营时,申园新入住居民平均77.8岁,到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降至75.4岁。


同时,愿意主动传播泰康之家理念者的占比也大幅提升,2016年,只有14%的人愿意向身边朋友表明自己住到了泰康之家·申园,而现在,这一比例已经提升到了78%。


如果说过去人们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住进泰康之家,现在则是愿意更主动更早地住进泰康之家,享受养老生活——人们的养老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运营服务团队在变:经验日益丰富,黑科技优化体验

对于养老社区的经营管理者而言,建设养老社区还只是开始的第一步,作为一项长期事业,最重要的是如何运营养老社区。目前很多公司为了推进养老机构快速投入使用,往往会引进国外的第三方机构来运营。泰康作为国内先行者,其也注定要在养老社区运营方面付出超乎常人想象的努力。


就目前的反馈来看,其在运营方面的探索没有白费,申园、蜀园自开业以来的变化肉眼可见,这些改变正切切实实的发生着。


运营服务团队更加成熟。一直以来人才都是制约国内养老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泰康之家发展之初也是如此。据介绍,2018年蜀园开业之初,员工中少有真正从事过养老产业的人,大多数人都来自酒店等传统服务机构。如今,经过3年的不断摸索,蜀园的员工中,无论护工、管家还是社工,均明显走向年轻化、专业化。


申园情况也类似,其“1+N”服务团队专业工种达到12种之多,而其团队平均年龄仅35岁。


历经数年磨练,专业团队得以沉淀,专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企业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各项流程烂熟于心。泰康之家员工的专业高效得到了居民的大力赞扬,据说,成立5年,申园仅表扬信就收到了1000多封。


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手段。泰康积极尝试在养老社区中引入各种智慧设施,着力构建智慧社区,在提升效能的同时,也能够提高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蜀园凭借“智慧社区项目”被国家三部委(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评选为“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今年6月份,泰康之家·蜀园成为数字人民币首批养老社区试点单位。


据介绍,蜀园二期工程还会加装一些新的系统,包括覆盖全园区的人脸识别安防系统,针对一些高跌倒风险和高走失风险的老人,该系统可实时进行动态抓拍和识别,一旦老人出现在门岗等关键位置,该系统都可以自动进行报警,防止老人走失。


同时蜀园还会根据入住老人的身体需求,为他们提供室内雷达、防跌倒报警系统和智慧床垫报警系统,实现老人的离床报警,以减少传统的警报系统中存在的死角问题,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社会经济环境在变:老龄化少子化加速,长寿时代将至

自2007年开始进军医养至今,泰康之家养老社区已经完成了在全国22个城市的落地,其中7个城市的养老社区已经投入运营,预计到2021年年底,还将有4家正式开业……泰康“养老革命”一点点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国内的社会经济也在发生急速的变化。


5月份“七普数据”公布,专家断言,国内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加速阶段,而与此同时,生育率下降的速度超出预期,影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灰犀牛正在成型中。


以申园所在的上海市为例,其已经成为国内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以户籍人口来看,其60岁以上人口582万,占比已经高达36.1%,80岁以上户籍人口超过82万,为全国最多。预计到2030年,其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500万,到2036年,80岁以上人口将接近200万,假定其中30%需要人照顾,意味着将有60万张床位的需求,而全上海养老床位目前只有14万张,人们所面临的缺口和挑战巨大。


上海同时也是全国人均寿命最高的地区,达到83.7岁,但其中,人均健康寿命70岁,人均带病生存时间依然长达13年。


长寿时代将至,一切都在改变,社会经济要改变,公共政策要改变,每个人也都要改变,改变对老年人的看法,改变养老、健康的观念。


可以看到在“七普数据”出炉后,国家密集调整人口政策,三胎政策及其配套保障措施相继出炉,受此影响,房地产、教育等行业都出现了相应的波动。顶层设计的高度关切之下,“人口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核心的议题之一。而最新的研究报告也显示,代表社会中坚力量的70后、80后、90后群体中,90%的人已经将“养老”视为“重要”事情。


长寿时代,也因而成为泰康这样专注于医养产业的企业的最好时代,其提出的长寿时代泰康解决方案,也成为目前为止最系统的解决方案。其致力于为中国中高净值人群打造长寿、健康和财富的服务平台,将年轻时候的保险筹资和老年阶段的健康、养老消费完美结合在一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中国养老产业终于将走上发展快车道,此时,整个社会明显是准备不足的,未富先老、未富先老问题突出,而对于泰康这样已经做好了准备的企业而言,机会就在眼前。




相关推荐

  • 什么是1+N团队服务

    什么是1+N团队服务

    泰康之家“1+N”多学科团队由管家、护理、康复、医疗、药师、社工、文娱、运动、餐饮、营养、后勤保障等多个专业岗位组成,是一支阵容强大、专业过硬的团队,成员大多为朝气蓬勃的90后、00后。  近日,《金融时报》记者走进泰康...

    2025-04-17 19

  • 那晚我拉下报警绳后,终于读懂中国式养老的真相

    那晚我拉下报警绳后,终于读懂中国式养老的真相

    2024年10月的一个夜晚,静谧被一声闷响瞬间打破。杨叔叔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老伴蔡老师摔倒在地。惊慌失措的他,手忙脚乱地拉下了报警绳。仅仅3分钟,管家、医生、护士、安保人员便如神兵天降般冲进房间,迅速展开救助。当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医...

    2025-04-14 39

  • 幸福基石!“1+N”团队的托举与守护

    幸福基石!“1+N”团队的托举与守护

    01北京的春寒尚未褪尽,泰康之家·燕园的院子里已缀满银发。清晨8点,79岁的冯家盛准时出现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舒展筋骨,动作如行云流水。这是冯阿姨入住燕园一年以来平凡的一天,但每一天的舒心与快乐又让她一次次意识到这种生活的可贵。她从未想过晚年...

    2025-04-08 59

  • 旅居养老新时代,如何让爸妈 “住遍全国”?

    旅居养老新时代,如何让爸妈 “住遍全国”?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84

  • 姐姐拉上68岁妹妹抱团养老真香!

    姐姐拉上68岁妹妹抱团养老真香!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100

  • 什么是CCRC养老模式

    什么是CCRC养老模式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