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燕园

泰康燕园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泰康燕园 > 正文

“泰康之家是养老界教科书般的存在,在这里我读到了希望和良知!”——来自海外儿女的心声!

yjm_9029 2023-01-28 632

二十年前

她在深圳口岸挥手告别父母

孤身前往海外

那时的母亲仍是乌黑的头发

父亲能毫不费力地举起沉甸甸的行李

他们是如此的身强力壮,笑声爽朗

二十年后

她在泰康之家“重遇”父母

父母虽已是满头银发

却都有着令人惊喜的变化

她在母亲的脸上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幸福模样

仅入住半年

便收到父亲已能摆脱轮椅的好消息

这一切让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身为子女

到底希望自己的父母如何安度晚年生活

......

落笔成文

这篇海外儿女的真情实感

值得每个人细细品读

时值春节假期,谨以此文致敬泰康之家·粤园所有医护及工作人员,并致谢泰康人寿深圳分公司邓芳总,朋友谢泳梅。

微信图片_20230128092740.jpg

缘起·父亲母亲与泰康之家


自二十年前与父母在深圳口岸告别后,我们就开始了每年1-2次的相聚模式,期间父母也万里迢迢两次来到德国,当我与父母一起在德国养老社区探访德国的亲友时,望着父母鬂角的白发,我小心翼翼地提及养老的话题,父亲摆摆手说:我有两个女儿,怎么可能会去住养老社区?


那一刻我清楚地意识到,“养老机构”对父辈们而言,似乎就意味着“孤苦无依”,透着深深的无奈与凄凉。


2022年4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我几乎措手不及地面临残酷的现实:年已80岁的老父亲突发中风,被紧急送往医院急救。同样手足无措的是与父亲朝夕相处伉俪情深的母亲。医生护士说母亲的精神状态很不好,她使劲抓着父亲病床的床沿不肯挪步。医生要求病患家属马上带母亲返家。而当时我的妹妹在外地,因为疫情防控等原因,根本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父母身边。


冷静下来的我,找到国内好友前往医院安抚母亲的情绪,一边在德国高价拜托票务中介抢购回国机票。


父亲病情稳定后,国内几位好友几乎同时向我推荐“泰康之家养老社区”。虽说之前也曾听闻,但父亲以往对养老机构坚决的抗拒态度让我踌躇犹豫。此时,相识多年的朋友谢泳梅联系了泰康人寿深圳公司的邓芳总。


一张张图片,一个个视频,我拿着邓芳总发给我的资料,视频里面是一张张布满皱纹的笑脸,似乎重新回到那一段段青春欢畅的岁月。我想,这不就是我憧憬的老年人的医养社区吗?


六月初,几经波折,朋友谢泳梅和邓芳总终于将坐在轮椅上的父亲以及焦灼不安的母亲带到了广州泰康之家·粤园。


写这篇文章时,父母已在粤园居住了半年,父亲的护理等级从入园时的四级护理降到了三级,已能摆脱轮椅,自己拄着拐杖步行二百米。母亲更是心宽体胖,一改之前的焦虑与紧张,体重增加了三公斤,不再憔悴的脸上开始布满称心如意的笑容。

微信图片_20230128092822.jpg

在粤园,父亲摆脱了轮椅,可以拄着拐杖行走


母亲甚至幽默地说自己是70后(七十多岁),与园区内的80后、90后、00后(百岁老人)相比,她算年轻人。


父母令人惊喜的变化,让我对粤园满怀感激,我想从以下四点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


Part.1





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是以他(她)希望的方式爱他(她),满足他(她)的需求。


但现实却往往是,我们哪怕竭尽全力,可能仍然给不了对方想要的。虽说相爱的人们会互相体谅,但心中仍然会时时因无力感及挫败感而饱受煎熬。


我们年迈的父母对物质的需求不多,他们渴望的是陪伴,是沟通和交流。而人到中年的儿女,往往已被日常生活弄得疲惫不堪。对父母的精神需求不是忽略就是态度敷衍,而面对父母失望的神情自己转身又暗自神伤,自责不已。如此周而复始。


父母入住粤园之后,一个个名字开始不断从父母嘴里冒出:个案专员王玉芳,主治医生高舒,护士长侯静,护理主管黄丽霞,护理工作人员乔琼、何婧、罗青云、栗多莲、王玉石、韦加优、黄迪、李胤、杨冬兰、刘莉红……康复部的医生彭茫、阿米娜、张医生、治好了母亲腿部皮肤顽疾的吴主任……


听着父母的描述,从未谋面的他们在我脑海里的形象越来越生动,构筑了一幅充满温馨的画面。

微信图片_20230128092928.jpg

工作人员为父亲修剪指甲


我们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侍奉在父母身边尽孝,幸亏有这么一批可亲可爱的人,因为他们的辛勤付出和细心呵护,我们的父辈们才得以拥有更精彩更高质量的老年生活。


Part.2





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


这自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相信大多数老人,仍然对家有种强烈的依恋,希望留在自己的家中安度晚年。


但“家”在我看来,并不仅仅只是个可以遮风挡雨的物理空间。“家”更应该是座精神的庇护所,一个充满爱和关怀的空间,人们在其中被无条件地接纳,获得温暖和慰籍,可以无拘无束地做自己。


对于“空巢老人”而言,或许一个充满关爱的社区更有家的涵义。

邓芳总曾对我说:泰康之家的长辈们,看上去都会比实际年龄更年轻。这点,至少我从我母亲身上得到了佐证。


泰康之家·粤园宛如”时光胶囊”,在这里,没有居家关系中常有的婆媳矛盾,也没有隔代人饮食作息规律的不同。社区中同龄老年人容易产生思想的共鸣,在一起絮絮叨叨,回忆着各自的青春岁月,念叨着家长里短,不必担心有人会埋怨他们的啰嗦。白天他们聚在一起练操,晚间时不时地坐在一起,唱着当年的老歌。他们卸下了曾经的各种社会头衔和身份标签,重新拥有真正的自我,做回自己。在这里,他们重拾兴趣爱好、学乐器、练书法、跳舞、练操……


入园一个多月之后,在与父母视频时,母亲兴奋地告诉我,她学会了手机拍照和摄影。母亲的脸上掠过一丝娇羞,这是我记忆中未曾见过的母亲模样。曾经退休后赋闲在家的她,面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产品,一度那么地局促不安,满脸困惑。如今对新知识的掌握,让母亲变得自豪。“这都是在粤园听讲座,以及粤园年轻的工作人员教我的。”母亲说话的语气从未如此明快和充满自信。

微信图片_20230128093025.jpg

母亲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使用手机


在粤园,父母曾经因年迈而引发的各种消极负面情绪正在逐步缓解,取而代之的是精神满足带来的愉悦心情。“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是目前与父母交流时经常听到的字眼。是的,这个新家,让父母重新找回了自信,谁说老年人不配拥有梦想?这个“时光胶囊”就这样重新将希望的种子洒在了父母的心田。


相关推荐

  • 那晚我拉下报警绳后,终于读懂中国式养老的真相

    那晚我拉下报警绳后,终于读懂中国式养老的真相

    2024年10月的一个夜晚,静谧被一声闷响瞬间打破。杨叔叔从睡梦中惊醒,发现老伴蔡老师摔倒在地。惊慌失措的他,手忙脚乱地拉下了报警绳。仅仅3分钟,管家、医生、护士、安保人员便如神兵天降般冲进房间,迅速展开救助。当救护车呼啸着驶向医...

    2025-04-14 26

  • 幸福基石!“1+N”团队的托举与守护

    幸福基石!“1+N”团队的托举与守护

    01北京的春寒尚未褪尽,泰康之家·燕园的院子里已缀满银发。清晨8点,79岁的冯家盛准时出现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舒展筋骨,动作如行云流水。这是冯阿姨入住燕园一年以来平凡的一天,但每一天的舒心与快乐又让她一次次意识到这种生活的可贵。她从未想过晚年...

    2025-04-08 49

  • 旅居养老新时代,如何让爸妈 “住遍全国”?

    旅居养老新时代,如何让爸妈 “住遍全国”?

    泰康之家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老年人选择到此旅居生活?首先离不开其全国大规模的连锁化养老社区布局,为长辈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旅居目的地选择。如今,泰康之家已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布局了43个项目,22个城市24家社区实现开业运营。其中,苏州泰康之...

    2025-04-01 78

  • 姐姐拉上68岁妹妹抱团养老真香!

    姐姐拉上68岁妹妹抱团养老真香!

    最幸运的是,退休后能和姐姐携手入住燕园“抱团养老”让幸福生活无限续航提到入住燕园的原因,朱恺阿姨感慨:“从来没想过能来到北京养老,很幸运自己有一个好姐姐!自己的养老问题全靠姐姐帮忙解决。”朱恺阿姨的姐姐朱玲阿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研...

    2025-03-21 96

  • 什么是CCRC养老模式

    什么是CCRC养老模式

    CCRC养老模式(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是一种为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多层次养老服务的综合型社区模式,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不同健康阶段的需求,使其无需频繁更换居住环境即可获得适宜...

    2025-03-19 117

  • 养老机器人成“两会”热议话题,泰康打造“智慧社区”新样本

    养老机器人成“两会”热议话题,泰康打造“智慧社区”新样本

    两会热议——“科技+养老”方兴未艾“两会”期间,“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等相关话题热度不减。其中,以养老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养老”更是成为不少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话题。而不久前,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

    2025-03-12 109